Skip to content
菲林漫步
菲林漫步

— 迷戀故事之人,前往光與影的深空宇宙 —

  • About
  • Column
    • 關於劇本
    • 電影美術
    • 電影聲波
    • 幕後製作
    • 影人專訪
    • 逐格筆記
    • 關鍵字筆記
    • 電影不冷場
  • Genres
    • Drama
    • Action
    • Crime
    • Adventure
    • Comedy
    • Romance
    • Romance Comedy
    • Thriller
    • Animation
    • Fantasy
  • Sci-fi
    • 復古未來
    • 反烏托邦
    • 宇宙探險
    • 時空穿越
    • 地球探險
    • 星際戰爭
    • 怪獸
    • 機器人
    • 人型兵器
    • 外星人/生物
    • 人工智慧
    • 虛擬網路
    • 基因工程
    • 世界末日
    • 後末日
    • Other Theme
  • Age
    • 19c
    • 00s
    • 20s
    • 30s
    • 40s
    • 50s
    • 60s
    • 70s
    • 80s
    • 90s
    • 2000s
    • 2010s
  • Award
    • AFI 百年百大
    • 奧斯卡
    • 金球獎
    • 威尼斯影展
    • 柏林影展
    • 坎城影展
    • 土星獎
  • Nationality
    • America
      • USA
      • Canada
    • Europe
      • UK
      • France
      • Germany
      • Denmark
      • Switzerland
      • Belgium
    • Asia
      • Taiwan
      • Japan
      • Korea
    • Oceania
      • Australia
  • Rating
    • ★★★
    • ★★☆
    • ★☆☆
菲林漫步

— 迷戀故事之人,前往光與影的深空宇宙 —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cover

潛入狼孩 Mowgli 的神秘叢林:《與森林共舞》美術概念設計

Posted on April 30, 2016November 6, 2016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與森林共舞

迪士尼年度巨獻《與森林共舞》以全擬真特效驚豔影壇,帶來全新的觀影體驗;片中的一草一木一塵一露,皆是藝術家們的精心傑作,視覺特效水準之高超,大步登上 CG 動畫的尖端。

在整理藝術家作品時不斷蹦出驚喜,每張手稿都帶著有別於電影的美感力道,而每位設計師心目中的印度叢林也各有特色、各有秘密,絲毫不遜於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動。以下簡單介紹這次參與《與森林共舞》美術工作的藝術家,並來欣賞他們出色的畫作。

The Jungle Book / 2016 / USA
Director / Jon Favreau
Production Design / Christopher Glass
Art Directior / Andrew L. Jones, Ravi Bansal , John Lord Booth III, Mike Stassi
Concept Illustrator / Vance Kovacs
Concept Artist / Jonathan Bach, Iain McCaig
Illustrator / Shae Shatz
Storyboard Artist / Jonathan Gesinski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Vance Kovacs◀ 美術概念插畫師 / Vance Kovacs

影視/遊戲插畫家 Vance Kovacs ,在美術設計領域已有 20 年以上資歷,多次參與好萊塢及暴雪娛樂等各大影視遊戲的計畫。Kovacs 參與過的電影作品包括:《納尼亞傳奇》系列、《公主與狩獵者》、《MIB 星際戰警》、《300 壯士:帝國崛起》、《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 以及《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 以下作品節自藝術家的網站:http://www.vancekovacs.com/,隨圖附上藝術家的註解

▼ Bahgeera 正在對 Mowgli 碎碎唸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Vance Kovacs
▼ 分享蜂蜜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Vance Kovacs
▼ Shere Khan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Vance Kovacs
▼ Kaaa!!!(Chief:Kovacs 筆下的 Kaa 非常詩意,是一種悠柔的蠱惑)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Vance Kovacs
▼ King Louie 的地盤(Chief:個人喜歡 Kovacs 的 King Louie 勝過電影中的版本。瞧那些黏成條狀的毛)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Vance Kovacs

▼ Raksha 與 Frog(Chief:守護者的姿態。Frog 是原著中 Mowgli 的小名,因為他身上沒有毛,所以動物們這樣稱呼他)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Vance Kovacs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美術概念設計師 / Jonathan Bach

資深美術概念設計師 Jonathan Bach,亦是電影電玩等娛樂產業的視覺顧問,曾參與的電影作品包括:《蜘蛛人:驚奇再起》系列、《黑魔女:沉睡魔咒》、《明日世界》、《侏儸紀世界》,以及預計 2017 年上映的《攻殼機動隊 》和《星際異攻隊》續集。在藝術指導 Christopher Glass 的領軍下,Bach 說自己超級開心能和一大群才華洋溢的狂人合作。相較 Kovacs 下筆迅速的畫風,Bach 以精工手藝刻模電影情境,精彩的是,電影還原程度非常之高,似有一種回到電影最初還「扁平」的時期,再對照大螢幕上的立體聲光成果,很是動人。(個人相當喜愛 Bach 的作品,往後有機會的話希望能闢文簡介。)

※ 以下作品節自:http://jbachdesign.blogspot.tw/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Jonathan Bach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Jonathan Bach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巨大又驚人的蜂巢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Mowgli 很讚的造型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生氣又生動的猴群跳躍,看過電影的影迷該會對這幕印象深刻。Bach 這一系列非常忠實的捕捉導演 Jon Favreau 想像中的電影畫面;電影成品的律動、氛圍與神色,和概念圖實在相差無幾,美妙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具張力且暴力的一幕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以下來欣賞其他散見的作品,包括立體場景手繪稿及故事板設計等。

▶ 插畫師 / Shae Shatz

※ 隨圖附上設計師註解,作品節自:http://shaeshatz.tumblr.com/

▼ Mowgli 小屋最終版,在做出這個版本以前我嘗試了好多不同的設計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陌生的叢林」:電影場景地形概念圖。我們繪製了很多像這樣的素描,好讓視效團隊能建造屬於 Mowgli 的叢林世界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為了協助 3D 動畫師而繪製的立體佈景圖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美術概念設計師 / Iain McCaig

▼(source via)
Iain McCaig+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美術概念設計師(uncredit) / Jerad S.Marantz

▼ King Louie 造型概念設計。作品節自:https://www.instagram.com/jsmarantz/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故事板設計師 / Jonathan Gesinski

※ 隨圖附上設計師註解,作品節自:https://www.instagram.com/goosekeeper/。Jonathan Gesinski 會陸續新增其他《與森林共舞》的故事板設計,有興趣的影迷可以追蹤他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Shere Khan 殺死 Akela。我們原本設計這幕是用影子的方式呈現,但最後卻是用更直接的方式表現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粗略草圖速寫,沒鉛筆沒橡皮擦…沒時間!)未用到的片段:這一幕在原始的設定裡,Bagheera 不是叫 Mowgli「快跑」,而是叫他「快上來!」 ⠀⠀⠀⠀⠀⠀⠀⠀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美術設定集 /《The Art of The Jungle Book》

少不了的美術書,書中收錄美術概念設計圖、鉛筆素描、故事板、劇照、幕後製作細節,以及設計師專訪。

※ Amazon:http://www.amazon.com/Art-Jungle-Book-Ellen-Wolff/dp/1608877914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童書繪本 / 《The Jungle Book》by Robert Hunter

本書和《與森林共舞》沒有直接關係,但還是想順帶推薦。英國插畫設計師 Robert Hunter 筆下的《叢林王子》帶著夜色神秘的氣息,靜悄悄的畫面裡充滿故事懸味。書本已於今年 3 月出版。

※ 作品節自:http://robertfrankhunter.com/,對此系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追蹤 Hunter 的 Instagram 欣賞更多相關作品:https://www.instagram.com/roberthunter/

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The Jungle Book+concept art
▼ 30 秒出版預告


 

Adventure Column 電影美術 AdventureIain McCaigJerad S.MarantzJon FavreauJonathan BachJonathan GesinskiShae ShatzThe Jungle BookVance Kovacs與森林共舞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Related Posts

Adventure

25 件《神鬼傳奇》冷知識

Posted on October 14, 2015November 6, 2016

※ 全文譯自 IMDb 的 trivia 單元 ※

Read More
Column tron-1982-電子世界爭霸戰

回到 1982:《電子世界爭霸戰》的 CGI 革命(上)

Posted on May 30, 2016January 1, 2017

John Lasseter:「沒有《電子世界爭霸戰》,就沒有今天的《玩具總動員》。」

Read More
Column Independence Day+Trivia+ID4

25 件《ID4:星際終結者》冷知識!

Posted on June 19, 2016November 6, 2016

趁著續集上映前,以 25 件佐圖佐影的冷知識暖暖腸子。

Read More

Say Somthing /Cancel reply

Writer /

  • 1 Chrys

Caution /

✸ 全站不設避雷針 ✸

Newest /

  • 《鐘點戰》美術設計
  • 《鐘點戰》觀影小記 / 科幻奇才 Andrew Niccol
  • 《太空孤航》孤單療程
  • 2024 小記電影媒體這件事
  • 《愛在紐約》讓善良發生

TOP /

  • 拆解今敏首部執導作品《藍色恐懼》 (5423)
  • 回到 1982:《電子世界爭霸戰》的 CGI 革命(上) (2801)
  • 《狩獵者︰凜冬之戰》的視覺妝造設計 (2472)
  • 類型科幻鼻祖《禁忌的星球》:人面獸心? (2227)
  • 25 件《神鬼傳奇》冷知識 (1869)

Today’s Top /

  • 15 件《動物方城市》冷知識
    15 件《動物方城市》冷知識
  • 10 個《不可能的任務》中的經典諜報配件
    10 個《不可能的任務》中的經典諜報配件
  • 《時空陷阱》時間軸的想像
    《時空陷阱》時間軸的想像
  • 《愛情交響曲》一個堅強的決定
    《愛情交響曲》一個堅強的決定
  • 《太空孤航》孤單療程
    《太空孤航》孤單療程

Column /

  • 幕後製作
  • 逐格筆記
  • 關於劇本
  • 關鍵字筆記
  • 視覺美術設計
  • 電影聲波
  • 電影不冷場

Genres /

  • Drama
  • Sci-fi
  • Action
  • Adventure
  • Crime
  • Comedy
  • Thriller
  • Romance
  • Fantasy
  • Animation

Rating /

  • ★★★ 8-10 分
  • ★★☆ 6-7 分
  • ★☆☆ 1-5分

Visitors /

Contact /
captaiinrunaway@gmail.com

©2024 菲林漫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