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菲林漫步
菲林漫步

— 迷戀故事之人,前往光與影的深空宇宙 —

  • About
  • Column
    • 關於劇本
    • 電影美術
    • 電影聲波
    • 幕後製作
    • 影人專訪
    • 逐格筆記
    • 關鍵字筆記
    • 電影不冷場
  • Genres
    • Drama
    • Action
    • Crime
    • Adventure
    • Comedy
    • Romance
    • Romance Comedy
    • Thriller
    • Animation
    • Fantasy
  • Sci-fi
    • 復古未來
    • 反烏托邦
    • 宇宙探險
    • 時空穿越
    • 地球探險
    • 星際戰爭
    • 怪獸
    • 機器人
    • 人型兵器
    • 外星人/生物
    • 人工智慧
    • 虛擬網路
    • 基因工程
    • 世界末日
    • 後末日
    • Other Theme
  • Age
    • 19c
    • 00s
    • 20s
    • 30s
    • 40s
    • 50s
    • 60s
    • 70s
    • 80s
    • 90s
    • 2000s
    • 2010s
  • Award
    • AFI 百年百大
    • 奧斯卡
    • 金球獎
    • 威尼斯影展
    • 柏林影展
    • 坎城影展
    • 土星獎
  • Nationality
    • America
      • USA
      • Canada
    • Europe
      • UK
      • France
      • Germany
      • Denmark
      • Switzerland
      • Belgium
    • Asia
      • Taiwan
      • Japan
      • Korea
    • Oceania
      • Australia
  • Rating
    • ★★★
    • ★★☆
    • ★☆☆
菲林漫步

— 迷戀故事之人,前往光與影的深空宇宙 —

末日交響:9 首《我是傳奇》原著小說中出現的古典樂曲

Posted on November 9, 2015April 2, 2016

我是傳奇+古典音樂+i am legend
一如許多經典小說,李察.麥森(Richard Matheson)於 1954 年出版的《我是傳奇》使用了大量古典樂曲,小說主角羅伯.奈佛(Robert Neville)靠著他的古典唱盤唱片渡過最難捱的末日。個人雖不識古典音樂,還是習慣找出旋律來搭配文字,盼能更貼近角色當時的心境。本篇以發表年代為序,揀出 10 首書中出現的樂曲,供書迷下飯咀嚼保證攻讀趣味大增。

※ 樂曲介紹節自網路各處 ※
※ 首頁圖左:李察.麥森/右:拉赫曼尼諾夫 ※



「有那麼一、兩次,他曾經突發奇想,想到某家豪華飯店去找一間套房,搬進去住。只不過,要讓那間套房變得可以住人,得耗費多大的工夫呢?一想到這個,他就打消了那個念頭。算了,家裏都已經安頓得好好的,何必自找麻煩呢? 此刻,他坐在客廳,聽著莫札特第四十一號丘比特交響曲,心裏納悶著,調查的工作該從什麼地方著手呢?」

01. 莫札特 – 《第四十一號交響曲》(丘比特)
Mozart – Symphony No. 41 – Jupiter

又名「朱庇特交響樂」(Jupiter Symphony)。第四十一號交響曲是莫札特(Mozart)在 1788 年完成的三大巨作交響曲中的最後一首,此曲除了表現莫札特晚年純熟深刻的曲風外,於第四樂章中對位法的使用更是有如神來之筆,完美結合主調音樂與複音音樂。(維基百科)



「房間裡的音響正在播放唱片,喇叭傳出震震樂聲——那是貝多芬的交響曲,第三號、第七號,還有第九號。他一邊操作車床,一邊聽著音樂。他暗自慶幸,還好小時候媽媽就教會他欣賞這種音樂。漫長的時間彷彿巨大駭人的黑洞,音樂可以填補這種空洞,舒緩漫長時間的煎熬。」

02. 貝多芬 – 《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Beethoven – Symphony No.3 – Eroica

作品 55,是貝多芬(Beethoven) 1803 年至 1804 年間創作的交響曲,該作品是交響曲歷史上的歷程碑,規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豐富、結合詩意和力量,極具獨創性。本曲當時雖不受聽衆喜愛,卻是貝多芬最鍾愛的作品之一,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並時常被認爲是浪漫樂派的創始作。貝多芬原本要將此作獻給他所欽佩的拿破崙,但拿破崙後來自行稱帝,作曲家憤而更改取名為《英雄》。(維基百科)


03. 貝多芬 -《第七號交響曲》
Beethove – Symphony No.7

作品 92,是貝多芬於 1812 年創作的交響曲。全曲歡快、明亮、積極,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被 Liszt 讚嘆為「節奏的神化」。該作品在首演時大獲成功,聽眾掌聲雷動,情緒高亢。這部作品同樣有著貝多芬式的規模和情感,卻不像第三交響曲《英雄》那樣較難理解。其第一樂章的自信、第二樂章的美麗、第三樂章的急切、第四樂章的充沛,都使聽眾印象深刻。貝多芬欣喜地稱之為「我可憐的才華所造出的最歡樂的作品」。(維基百科)


04. 貝多芬 – 《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Beethoven – Symphony No.9 – Choral

作品 125 是貝多芬於 1818 至 1824 年間創作的交響曲,也是他完成的最後一部交響曲,是古典音樂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該作篇幅宏大,長達一個小時之上,前無古人。貝多芬是首個在交響曲中使用人聲的主流作曲家,末樂章的歌詞由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歡樂頌》(An die Freude)中部分詩句改編,本曲別稱「合唱」由此而來。時至今日,《第九交響曲》仍在世界文化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維基百科)



「吸血鬼的力量就在於,沒有人相信是上有吸血鬼。」他放下手上那本《卓九勒伯爵》,心裡想,謝了,凡赫新博士。他悶悶不樂地凝視著書架,聽著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右手端著一杯威士忌加蘇打,嘴上叼著一根菸。」

05. 布拉姆斯 –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Johannes Brahms –

作品 83,這是布拉姆斯(Brahms)最盛期的代表作。這時期的作品,他在第一次旅行義大利時得到靈感,1878 年開始作曲,1881 年旅居維也納時完成。此曲以在義大利得到的印象為創作基礎,在布拉姆斯的作品當中屬於較明朗的音樂。演奏這首作品需要很高的技術,很多鋼琴家都認為這是跟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並列的,「最難演奏的鋼琴曲之一」。(info via)



「他把書本放下來,低頭看著地毯發楞,聽著音響的喇叭播放出荀白克的《昇華之夜》。他本來可以拿個塞子把耳朵塞住,把它們的聲音擋住,可是這樣一來,他就連音樂也聽不到了。他不喜歡那種感覺,不喜歡自己彷彿被逼得走投無路,像烏龜一樣縮進殼裡。他再次閉上眼睛,心裡想,害他日子難過的,就是那些女人。每到夜裡,那些女人就會擺出各種淫蕩撩人的姿態,彷彿成人玩偶一樣。她們大概認為他可能會看到,然後就會走出來。」

06. 荀白克 – 《昇華之夜》(弦樂六重奏)
Schonberg  – Transfigured Night

作品 4 號,此曲於 1899 年完成,是根據德梅爾(Richard Dehmel)的詩集《女人與世界》之中的〈昇華之夜〉寫成的標題音樂。該詩大致以一對男女的對話組成,描述懷了孕的女子,愛上另一個男子,她不愛肚裡孩子的父親,卻又不敢表達愛意,對自己感到羞恥。但男子是溫柔而寬容的,原諒並接納她,還有那未出世的嬰孩。在月夜裡,他們並肩走著,彼此傾訴。(info via)



「我可以放這張嗎?」她手裡舉著一張唱片問。他連看都沒看一眼。「喜歡的話妳就放吧。」他說。她坐下來的那一剎那,客廳裡開始迴盪著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他面無表情地看著她,心裡想,看來她的品味還停留在舊時代。」

07. 拉赫曼尼諾夫 –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Rachmaninoff – Piano Concerto No.2

本曲由俄羅斯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於 1901 年完成,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鋼琴協奏曲之一,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典型作品。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曾遭到非常嚴厲的批評,他一度因受不了打擊得了嚴重的精神衰弱症,直到精神科醫師運用催眠療法,重新建立起他的自信心後,才再度激發他的創作靈感,而寫下這首最為膾炙人口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成為他四首鋼琴協奏曲中最受歡迎的作品。本曲經常出現在電影、電視和廣告的配樂中。(維基百科、愛樂電台)

這是本篇 9 首中個人最喜愛的一首。



「過了一會兒,他們到客廳去,坐在那裡看著牆上的壁畫,喝著紅酒,聽著舒伯特的第四號交響曲。「真不敢相信。」她的心情似乎比較好了。她說:「真不敢相信我還有機會再聽到音樂,還有機會再喝紅酒。」

08. 舒伯特 – 《第四號交響曲》(悲劇)1916
Schubert – Symphony No. 4 – Tragic

「悲劇」是舒伯特(Schubert)自己加上的標題,根據他的生平來看,創作此曲的 1916 年適逢舒伯特人生轉折(如:申請音樂學校教職遭拒),他因此確立成為專業作曲家的決心,可說此曲是舒伯特展現雄心與決心的作品。雖然後世的評價沒有其他作品來得好,但作曲家德弗札克卻讚譽有加,認為這首作品深刻地表達了一位年輕人的想法。全曲共有四個樂章,充滿實驗精神,值得仔細品味聆聽。(info via)



「他雙眼無神,坐在那裡愣愣地盯著牆上的壁畫,房間裡飄揚著《焦慮的年代》那首音樂。焦慮的年代,想到這首曲名,他忽然有點想笑。藍尼小子,你也懂什麼叫焦慮嗎?藍尼和本尼。藍尼小子,你實在應該跟外面那位班尼老兄打個照面。一個是作曲家,一個是殭屍。媽咪,我長大以後也要跟「把拔」一樣當「西鞋鬼」。為什麼呢?親愛的。老天保佑,你一定會的。」

09. 伯恩斯坦 – 《第二號交響曲》(焦慮的年代)/ 1965
Bernstein – Symphony No. 2 – The Age of Anxiety

伯恩斯坦(Bernstein)是代表 20 世紀的指揮家、作曲家與音樂教育家。伯恩斯坦完成的交響曲共有 3首,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第二號《焦慮的年代》,該曲是從英國詩人 W.H. 奧登的詩作〈焦慮的年代〉得到靈感的作品。奧登的詩所提出的哲學問題是:「在無神的年代裡,精神無所依賴,則如何生存」。(info via)


Book Richard Matheson伯恩斯坦布拉姆斯我是傳奇拉赫曼尼諾夫舒伯特荀白克莫札特貝多芬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Related Posts

9 項《火星任務》中真實的 NASA 太空高科技!

Posted on August 21, 2015April 2, 2016

NASA 日前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小說《火星任務》中,真實應用在太空科學的高科技

Read More

《我是傳奇》原著小說心得簡記

Posted on November 15, 2015April 2, 2016

20 世紀重要的美國小說家理查.麥特森

Read More
Book 為什麼你的故事被打X

《為什麼你的故事被打 X》閱讀心得簡記

Posted on February 24, 2016November 6, 2016

「人生只有在奮鬥的時候才顯出意義。勝敗掌握在上帝手中,所以讓我們為奮鬥喝采吧。」

Read More

Say Somthing /Cancel reply

Writer /

  • 1 Chrys

Caution /

✸ 全站不設避雷針 ✸

Newest /

  • 《鐘點戰》美術設計
  • 《鐘點戰》觀影小記 / 科幻奇才 Andrew Niccol
  • 《太空孤航》孤單療程
  • 2024 小記電影媒體這件事
  • 《愛在紐約》讓善良發生

TOP /

  • 拆解今敏首部執導作品《藍色恐懼》 (5424)
  • 回到 1982:《電子世界爭霸戰》的 CGI 革命(上) (2802)
  • 《狩獵者︰凜冬之戰》的視覺妝造設計 (2473)
  • 類型科幻鼻祖《禁忌的星球》:人面獸心? (2228)
  • 25 件《神鬼傳奇》冷知識 (1871)

Today’s Top /

  • 10 個《不可能的任務》中的經典諜報配件
    10 個《不可能的任務》中的經典諜報配件
  • 《鐘點戰》觀影小記 / 科幻奇才 Andrew Niccol
    《鐘點戰》觀影小記 / 科幻奇才 Andrew Niccol
  • 拆解今敏首部執導作品《藍色恐懼》
    拆解今敏首部執導作品《藍色恐懼》
  • 25 件《神鬼傳奇》冷知識
    25 件《神鬼傳奇》冷知識
  •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誠意十足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誠意十足

Column /

  • 幕後製作
  • 逐格筆記
  • 關於劇本
  • 關鍵字筆記
  • 視覺美術設計
  • 電影聲波
  • 電影不冷場

Genres /

  • Drama
  • Sci-fi
  • Action
  • Adventure
  • Crime
  • Comedy
  • Thriller
  • Romance
  • Fantasy
  • Animation

Rating /

  • ★★★ 8-10 分
  • ★★☆ 6-7 分
  • ★☆☆ 1-5分

Visitors /

Contact /
captaiinrunaway@gmail.com

©2024 菲林漫步. All Rights Reserved.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