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各種角度的不朽經典、標準的好萊塢原型劇本,榮獲奧斯卡三大獎、AFI 百年百大的冠軍,其帶出的文化精神永植於美國人民心坎。
Casablanca / 1942 / USA
Director / Michael Curtiz
Writers / Julius J. Epstein, Philip G. Epstein, Howard Koch
Stars / Humphrey Bogart, Ingrid Bergman
《北非諜影》之影史地位及過譽的劇本再說就是多餘。這次與其書寫觀影心得,更想以一個影迷初學看片的角度紀錄本片。未經過戰爭洗禮的我,很難如美國國民一般激盪愛國火花;倒是那些生硬的電影史,自此長出一絲血肉。
看完電影的這個晚上熬了夜,把那本電影學入門拿出來再翻了一回:美國戲院發展脈絡、好萊塢製片廠時期的模式、低成本策略、合約制度、華納製作強權等;那段我一直很難理解並感受的早期歷史,忽然之間竟在腦海中明亮起來。
40 年代,進戲院看電影幾乎是美國人民最重要的娛樂活動,戰後這幾年的看片人數更飆至巔峰,紀錄至今仍難以超越。海外戰爭轟轟烈烈,在大製片方與時進退的操作下,戲院票房也打得火熱。隨著生活型態改變以及電視機普及,50 年代,上戲院人潮驟減,群眾共同分享一部電影的時代趣味漸漸淡出。原本就具話題性的《北非諜影》搭上 40 年這波戲院高峰,成為此段歷史結束前最閃耀的一道光。在口耳相傳的推波助瀾下,人人都得要去照射一下,才能算是合格國民。
電影之所以能大感人心,不僅因為好劇本好導演好團隊,也在於其背後製作往往充滿雜質、噪點、妥協、尷尬、爭執、巧合、風險、驚喜、錯愕,這些瘋狂變數大大顯出電影成就之不易,而戰爭時期所誕生的電影則更有此味。經過演員流亡、編寫邊拍、延長拍攝、預算追加、配樂砍掉重練、某些片段想重拍卻為時已晚等各種荒唐風雨,《北非諜影》在紛亂中奮力殺青,上映後取得巨大成功;猶如那個戰亂年代,民政齊心殺敵團結合一,總是需要一個可以寫入歷史、可以流傳的好結局。電影精神與時代精神相互作用,身為當代國民,孰能不愛?
《北非諜影》之所以比經典更加經典的原因,或許正因為我們無法完全從純藝術的角度去解釋它。每每想起電影那複雜、矛盾而迷人的本質時,心中總會升起一股難喻的讚嘆。「電影是藝術,但藝術卻不是電影的全部」。電影世界充滿各種擦槍走火、陰錯陽差,《北非諜影》不小心站在多重對立面的交叉點(經濟效益/藝術創作、時事/故事、大我/小我、經典/平庸、演員身份/實際處境、低成本/大賣座、戲院/電視),構成一部代表性的永垂佳作。
電影名曲〈As Time Goes By〉極為動聽,歌詞簡易概括劇情核心,以下節錄:
Moonlight and love songs never out of date
Woman needs man and man must have his mate
That no one can deny
It’s still the same old story
A fight for love and glory, a case of do or die
The world will always welcome lovers as time goes by
青少時期就謹記於心的經典,原來是這樣一部作品。本片所涉及的層面足夠廣泛、相關資料豐富,即便劇情無法打動我,依然成為我的影史認知座標。
(筆記:1943 年 1 月,英美法在 Casablanca 舉行元首高峰會,準備登陸歐洲。同月,以戰爭時事為背景的《北非諜影》正式轟動上映,人人心靈為之一顫。1943 同時也是北非戰役發生戲劇性轉變的一年)
imdb 97
rotten tomatoes 97
my score 7